近些年融亿操盘,国内居民存款出现暴增的情况。数据显示,2025年上半年,住户存款增加10.77万亿元,平均每个月新增存款1.79万亿。如果按照14亿人平摊,上半年人均新增存款达7692元。老百姓爱存钱的原因是,为了应对失业、疾病、养老等方面的支出。此外,现在国内资本市场风险较大,弄不好会亏掉本金,还不如把钱存入银行,至少本金和利息是有保障的。
而对于银行存款的暴增,就有网友提出,中国能一次性拿出100万的人有多少?实际上,根据央行数据显示,存款超100万的只有0.1%的人,全国仅140万人左右。不过,也有一些人对央行公布的数据表示怀疑。在他们看来,现在随便在二三线城市卖掉一套房子,都不止100万。所以,国内一次性拿出100万的人数量怎么会如此稀少呢?
实际上,这些人混淆了资产和现金的概念,房产作为固定资产,其流动性远不及现金。因为,一旦遇到急事,要想及时变现都很困难。此外,很多家庭拥有上百万房产,但是由于还欠着银行几十年房贷要偿还。所以,从严格意义上讲,在购房者没有还清房贷之前,这套房子的产权应该属于银行,而不能算是贷款人所有。
现在问题来了,在中国为什么一次性拿出100万的人数量如此稀少呢?对此,我们认为主要有以下4个方面的原因,让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:
第一融亿操盘,多数人的收入不高,但支出却很大
现在国内多数人的收入在3000-6000元之间,而生活成本却在不断上升,每个月根本存不下多少钱。像我的朋友杨亮是做环保销售的,每个月能赚7500元左右,而房租就要3500元。杨亮就只剩下4000元,除了日常生活支出之外,还有子女教育、交际应酬、医疗支出等,每个月能达到收支平衡就很不错了,根本存不下钱来。所以,对于普通人来说,存款达到100万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。
第二,还房贷压力较大,根本存不下钱
由于国内房价一直居高不下,90%以上的购房家庭都要向银行贷款买房。资料显示,我国居民房贷规模超过38万亿,有2亿房奴。不仅如此,很多家庭月供支出占家庭总收入的40%-50%,而剩下的可支配收入也只够维持基本生活。所以,每个月很难存得下钱来。像这样的家庭,通常存款也只有几万元,以应对不时之需,要想达到100万,根本没有任何希望。
第三,100万对于普通人来说遥不可及
如果普通家庭夫妻俩人一起出去工作,每个月省吃俭用能存下4000元,一年也只有5万元,要想存够100万,则需要20年的时间。而且,在这几十年的时间里,不能失业、不能生重大疾病,人生不能有重大变故,这实在是太难了。事实上,存款能够达到50万就算是打工人“天花板”的存在,而存款达到100万更是“遥不可及”。
第四,盲目投资,让100万越来越远
很多家庭的存款在达到50万,或者80万时,已经不满足于银行存款的那点利息收入。于是,他们就把钱从银行里面拿出来,投资P2P、股票、基金等高收益品种。不过,高收益品种所对应的是高风险。而盲目投资的结果就是让多年攒下来的资金遭受重大损失。事实上,由于盲目投资,导致很多家庭离100万越来越远,甚至还可能一夜回到解放前。
从目前情况来看,50万已经是普通家庭的天花板,而绝大多数家庭存款是无法达到100万。其背后的原因主要有以上这四个。事实上,现在一次性能够拿出100万的家庭,并非是打工人所能企及。主要是由个体工商户、自由职业者、民企高管、中小民企老板、城市拆迁户等群体构成。普通家庭要想一次性拿出100万,这是无法实现的目标。
睿迎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